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好看风景 > 正文
    购物车
    0

    千里长渠出九重 一泓碧水润北国

    信息发布者:zhanghui123
    2020-06-03 18:36:40    来源:南阳日报   转载


    IMG_20200603_184523.jpg

    (一)

    正是南阳好时候,高铁开通恰逢君。

    犹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光阴,一转眼,丹江碧水源源不断流向北中国,已到了5周年的重要当口。

    碧水轻摇之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雄姿英发,岿然挺立于淅川县九重镇汤、禹二山之间,引得四方世人如潮来访。

    步入南水北调新时代,中国北方因丹江水滋润变得更多姿多彩,中部大城市郑州、奋力建设大城市南阳,已让我们看到高质量发展的美丽模样。

    树高千尺总有根,江河万里总有源。

    IMG_20200603_184450.jpg

    美丽唐王桥


    今年(2019年)10月16日,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和黄河、龙门石窟等,在北京展览馆“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一起名列“河南元素”。其解说词是这样的:“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更是丹江口水库的副坝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标志性建筑。2014年中线工程完工后,陶岔渠首成为向中国北方京津冀等地区送水的‘水龙头’!”

    IMG_20200603_184536.jpg

    再访九重,宛如初见。

    除了渠首大坝,今日的九重还有更多惊喜。这一次,我们走进九重山水间,走进九重乡亲中,感受通水5年间的变和不变,感触近年来由外到内的魅力。我们期待在这里,通过南水北调这个伟业工程找到奔腾时代的“原动力”。

    IMG_20200603_184438.jpg

    (二)

    九重之“重”,因水而名。君不见北调之水九重来,奔流向北不复回。

    作为渠首所在地,九重是1432公里中线干渠“零公里”,千里长渠从此出发润泽北国,被称为“南水北调中线第一重镇”。全镇136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有将近一半在国家一级和二级生态保护区内;全镇32个村,有将近一半在国家一级和二级生态保护区内。

    渠首水质大如天,九重镇扛稳污染防治政治责任,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聚焦污染防治三大攻坚,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守护渠首清水。九重镇党委书记马飞带领全镇党员干部,把“水质优先”作为战略挂在心上、捏在手中,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去年10月16日,唐王桥村人居环境改善受到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的现场肯定。


    IMG_20200603_184504.jpg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推行7河6库河长制,关停取缔畜禽养殖场42家,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个,垃圾处理厂1个,配套集镇一、二级污水管网,启用11个村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落实库区水上环境整治,实施库区湿地治理和围网工程。组建450余人的护水员、保洁员队伍,强化渠首、渠线、库区的管护。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去年投入100万元清理陈年垃圾3000余吨,投资3000万元在渠线两侧实施面源污染项目工程。以仁和康源等为首的十大生态产业基地,推行有机肥代替化肥、物理灭虫等方法,每年减少化肥使用量5000吨,减少农药使用量3吨,最大限度减少面源污染。

    IMG_20200603_184523.jpg

    渠首人对水质万分呵护,千般宠爱。

    家住九重镇陶岔村的独臂老人李进群,因46年不间断守护渠首大坝,被评为“河南好人”,“感动南阳人物”。1970年,他在参与修建丹江口水库引丹渠首老坝时,被钢丝绳绞断了右臂。大坝建成后,他做起了守护渠首的“义务环卫工”。没有报酬,但他懂得,南水北调是国家大事,渠首陶岔连着首都北京。他常说,“水净,渠首美,不能丢了咱九重人的脸。”

    长年保持在Ⅰ类标准的丹江之水,像一面洁净的镜子,映照出九重人的奉献和担当。


    (三)

    拆网箱、清畜禽,关企业、停矿山……九重镇紧跟淅川县委、县政府走,丹江水绿如锦缎。

    可九重百姓咋致富?这里集工程占压区、移民迁安区、水源核心区三位一体,地上不能养殖,水里不能捕鱼,污染企业不能进,全镇2万户7万余人里,仍有贫困896户2340人。

    IMG_20200603_184546.jpg

    九重镇党委书记马飞在唐王桥社区调研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马飞讲,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脱贫的关键在产业“造血”。2017年3月上任伊始,就提出把软籽石榴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黄金”产业倾力培育,奋力打造中原最大软籽石榴基地。

    在县委书记卢捍卫“三权分置、利益共享”的顶层设计下,2017年4月,沿干渠两侧一次性集中流转土地2000亩。当年10月至12月,以张河4000亩基地为核心,在渠首周边集中连片发展基地6000亩,带动800余户群众蹚出一条产业致富的新路子。


    IMG_20200603_184611.jpg

    张河村距渠首不到5公里,干渠绕村而过。南水北调通水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辣椒专业村,但种辣椒施农药化肥会让丹江水氮磷超标。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带领乡亲选择了“树能保水土、花能观赏、果能卖钱”的软籽石榴产业,成为践行生态发展理念的典范。去年,他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IMG_20200603_184736.jpg

    张河村的绿色崛起,标注着九重镇近3年“因绿而富”的坚定步伐——


    2017年,生态产业扶持加力,沿库区建成5000亩的中药材基地。

    2018年,生态发展持之以恒,软籽石榴走出了九重,延伸至香花、厚坡两镇,新发展软籽石榴1000亩,全县造林观摩评比再获第一,12月迎接全省林业观摩。软籽石榴“三权分置”带贫模式得到上级肯定,“一地生三金”在央视播出。


    IMG_20200603_184622.jpg

    今年11月19日,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交流会上,淅川县九重镇武店村被授予“全国十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称号,成为河南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在北京延庆世园会上,九重“张河模式”备受关注。

    因绿而富,九重在转型升级中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统计显示: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1.21万元,全县绩效考评中,九重蝉联第一。至目前,全镇初步形成“东部中药材,西部生态带,南部林果菜,北部工业群,中部商贸区”的产业格局。


    (四)

    徜徉九重,从唐王桥新村到桦犁扒移民新村,从张河村软籽石榴基地到陶岔村汤山公园建设现场,再到张家村渠首北京小镇文化民俗街,令人禁不住赞叹:“美,九重真美!”

    在九重,开花与春天无关。冬日里,嫣红的月季、清香四溢的十月桂、漫山遍野的野菊花……九重之美,美在四季。

    步入2019年,九重生态旅游发展步伐加快。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薰衣草庄园基本建成,明年五一开园迎宾,石榴庄园开工在即。干部学院体验基地武店农庄,大门及部分景观建设完毕。全长12公里的石榴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渠首景区连片打造,大旅游的格局基本呈现。

    3月22日,投资3200万元的渠首北京小镇文化民俗街项目正式动工;11月6日,投资5000万元的二期文化民俗街项目开工。这里融会淅川地方特色和北京文化要素,重点打造以文化旅游为核心,集生态、观光、旅游、宜居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IMG_20190531_075130.jpg

    今年,还一个大看点是渠首左岸的丹阳湖湿地公园。这是淅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年度重点工程,投资约3.3亿元,建设10个大项目:移民文化浮雕广场、游客接待中心、8万平方米迎宾广场、丹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中心、汤山花海梯田、复建九重阁和8条登汤山道路等。这些项目将大大提升九重“颜值”,继而昂起全县旅游的大龙头。

    山美水美,九重人更美——崇德向善,人人争做“最美”。

    3年来,九重镇考入“211工程”以上院校的学子多达130人,王涵、吴镇威、范圳豪等15人被清华、浙大、武大、中科大等名校录取。九重镇一中学生张晓茹荣获全国首批“新时代好少年”称号,是河南唯一入选的青少年。

    “两弘扬一争做”中,九重镇涌现出“中招全县乡镇初中第一名”的程宏伟校长等师德标兵,还有“全国劳动模范”张家祥、“最美淅川人”郭春平、“最美村支书”绳明州、“最美孝心儿媳”王小玲、“最美退伍军人”张家星等,形成了追求真善美的昂扬正气。

    IMG_20200603_184722.jpg

    九重之重,这里清水滋润心田,这里微光烛照未来。九重之远,生态高效发展永远在路上,确保渠首清水永续北送。我们相信,随着南水北调脚步越走越稳,九重与外界的合作之手将握得越来越紧!(本文原载于2019年12月6南阳日报A1版)


    IMG_20200603_184751.jpg

    打赏捐赠
    4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