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淅川县扶贫路上故事多

    信息发布者:zhanghui123
    2019-01-24 18:28:49   转载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由于受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和水质保护的影响,淅川“有山不能养畜,有库不能养鱼,有矿不能开采”,全县共有贫困村140个,贫困人口69555人,贫困面大、新老移民多、发展路子窄、脱贫任务重。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难忘。

    当代愚公开出致富路

    淅川老城镇马沟村是一个深度山区村,仅有一条始建于90年代的水泥路通往村部,其他十几个自然组都是狭窄的崎岖山路。特别是通往黑进沟自然组的道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从悬崖峭壁上通过。由于缺少便利的交通作基础,马沟村的经济发展缓慢。村支部书记石清杰上任后,决心打通通往各个自然组的公路,为村民们开出一条致富路。

    按照村村通公路的财政扶持政策,路基需要村组自筹资金修建。石清杰自己带头捐款3万元,然后给马沟村在外工作、创业、打工的人一家一家打电话,一个一个动员。祖籍在马沟村的县金通保鲜公司老总听说后,捐款30万元。在南阳做生意的卞少峰捐款1万元,石元成、石保成等马沟籍在外人员纷纷解囊相助,终于凑齐60万元路基工程款。可是,在修路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通往黑进沟自然组的路基由于山大路险,没有工程队愿意愿意承包。石清杰动员村里的青壮年组成了突击队,用绳子拴在腰间,下坠到半山腰打炮眼,硬是从悬崖峭壁中开出了一条道路。

    公路通,百业兴。如今,马沟村的1700亩耕地上种满了杏李,养殖业也逐步发展起来,许多多年不在家的村民回到马沟村盖起了新房,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但是,石清杰并不满足,他正规划着马沟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大山深处的神秘“电话亭”

    淅川县行政审批中心高飞是一位年轻的妈妈,2017年4月到荆紫关镇金家沟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那时候,高飞的孩子刚刚上幼儿园。可是,金家沟村不通手机信号,打电话要到村后的山顶上,这让高飞与孩子通一次电话就成了奢侈。

    一天晚上,高飞正要休息时,沉寂了很久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由于信号弱,高飞根本听不清对方说什么,只能隐隐约约地听到女儿的哭声。她捧着手机,慢慢地在屋子里来回来回移动。最后,在靠近门口的一个小角落找到了手机信号点。于是,高飞半蹲在门口,不敢站立,也不敢坐下。因为,站立或坐下信号马上就会中断。就这样,高飞半蹲着与家人进行了到金家沟驻村以来的第一次电话。自此,这个角落就成了村里神秘的“电话亭”,村里人打电话都要来到这里。可是,遇到阴天或暴雨天,这个神秘的“电话亭”也没有了信号。

    高飞下决心要解决金家沟村手机信号问题。她专门回单位向领导做了汇报,并多次到移动部门反映,争取他们的支持。在高飞的努力下,淅川通信部门派出了勘测队,到村里实地查看。高飞陪着技术人员,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勘测,最终确定了信号塔的位置。

    信号塔建好了,那个神秘的“电话亭”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信号接通的那一天,村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打给亲朋好友打电话,他们个个对着手机大声地喊:“我们金家沟也通信号啦,以后再也不用爬到山顶上打电话了”。看到村民们高兴的笑脸,高飞的心里暖烘烘的,她开始谋划金家沟村新的发展蓝图。

    几根鸡毛换回一个大产业

    淅川县老城镇党委副书记刘德伟是主管脱贫攻坚的副职领导,险峰村脱贫攻坚责任组长。刘德伟费了很大周折,引进了豫淅红公司,发展软籽石榴产业。可是,在与村民们签约土地流转的关键环节卡住了壳。一些村民们一见来了公司,就漫天要价。特别是有一个生产队,镇、村干部一去,村民们就躲起来,不见面,不接电话。

    一天中午,在吃饭前,刘德伟对这个生产队的队长来了一个突然袭击,一下子把他堵在了家里。队长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当了一辈子队长,对土地特别热爱。无论怎么劝说,他就是下不了决心。可是,吃饭时的一件小事,彻底扭转了老队长的思想。

    老队长让家人炒了四个菜,留刘德伟在家里吃饭。菜刚端上不久,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鸡突然从鸡窝里飞了出来,飞到了饭桌上,四个菜盘上落下了灰不说,还有几根鸡毛。刘德伟知道,村民们生活不易,这四个菜可是他们接待贵客才做的。老队长尴尬地说:“刘书记,你看这怎么好呢。”刘德伟用手把菜盘上那几根鸡毛捡起来扔掉,继续拿着筷子夹菜吃。他一边吃一边说:“没事儿,没事儿,这么好的菜倒了多可惜。”一顿饭吃完,老队长点起了旱烟袋,猛吸几口,坚定地说:“刘书记,看来你是真心为我们老百姓办事儿,这个合同不仅我先签,我们全队的人都签。”就这样,当天下午,这个生产队的土地流转合同全部签订完毕。七天内,岵山脚下的四个村土地流转也全部完成。

    三年过去了,如今,豫淅红公司的7000亩软籽石榴已经挂果,老城镇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杏李2.5万亩,薄壳核桃3000亩,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从田间地头到老百姓心头

    李琴是淅川县委农办派驻上集镇槐树洼村工作队长,她与村“两委”班子经过考察,决定从山东寿光引进寿桃产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刘金芳等几家的桃树出现了不少病枝、枯枝和黄叶病。县里的技术员束手无策,山东的技术员一时又联系不上,李琴一下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这天,李琴去刘金芳家探望病情。谁知刚一进门,刘金芳就大声道:“你还有脸来呀,看看你给我们弄的啥树苗!”突然,“啪”的一声一个酒瓶摔碎在了地下,碎玻璃扎到了李琴脚上,一阵刺骨的疼痛让她无法忍受!其他几家种树的群众听说后也冲进屋里,把李琴团团围住。指责声,叫骂声、乱成一片。李琴一时又急又怕,不知所措。她稳了稳神,强忍着脚上的疼痛,站起来大声说:“乡亲们,我今天来就是要告诉大家,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桃树治不好,损失我来赔!” 听到李琴这么一说,乡亲们的情绪一下子稳定了许多,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共同找办法。

    两天后,山东技术员来到了村里,待技术员认真地查看了情况后,终于找到了病因。原来是种麦时农药残留过多引起的。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村民们通过科学施肥和管理,半个月过后,这些病害终于治好了,大家对李琴更加信任了。

    2018年7月,桃子已开始挂果,亩产效益达4000元。 2019年亩产将达万斤,效益可达2万元。在桃子采摘的季节,刘金芳拿着一筐桃子送给李琴,李琴没有要。不过,她拉着刘金芳的手,拍摄了一个合影照。李琴把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让更多的人来槐树洼买桃子。

    一个家庭的扶贫接力

    说起淅川县老城镇险峰村的脱贫攻坚故事,村民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刘小阐一家的扶贫接力。

    刘小阐的妻子名叫张琳,原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曾先后任险峰村村委会副主任、主任。张琳在险峰村打机井,让村民们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又引进了豫淅红公司,发展软籽石榴。可是,在软籽石榴刚刚种上不久,张琳因为考上了公务员,只好离开险峰村到新单位去报到。未能让险峰村摘掉贫困帽子,这成了张琳最大的遗憾。

    刘小阐原是淅川县南水北调办公室驻盛湾镇横山村第一书记,在刘小阐的努力下,横山村于2017年年底摘掉了贫困帽子。刘小阐得知妻子张琳的心病,便向组织申请,主动到险峰村任第一书记,完成妻子没有完成的事业。

    刘小阐一到险峰村,就沿着妻子张琳绘就的蓝图,继续走生态发展之路。险峰村的耕地都种上了软籽石榴、大樱桃等林果业,可是,林果业是中线产业,村民们短期内没有效益。刘小阐决定在林下套种西瓜。但是,刘小阐出了学校门就进了机关门,根本没有种植西瓜的技术和经验。于是,他想起种了一辈子西瓜的父亲。在父亲的帮助下,2018年6月,险峰村的“丹江甜”西瓜种植成功,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增收。如今,刘小阐正在策划2019年的西瓜种植呢。

    淅川扶贫故事多。在淅川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淅川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农民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美好。(撰稿:田野)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特大喜讯!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邓淅大型网络实况直播》公司搞一个淅川,邓州各企业,商户老总直播间视频拜年活动!视频拜年不仅体现了贵公司对新老客户的关爱和对全市(全县)父老乡亲的衷心祝福和传统美德!而且在拜年的同时可以宣传咱们的产品优势宣传!使你的产品现场实况直播模式用微信电视台传送给全国各地手机用户!我们直播间有近80万粉丝!直播间投放拜年视频有限请各位老总们抓紧时间哦!前三名价格享受VIP客户优惠价格!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机会望你莫失良机!报名越早宣传效果和宣传时间越长!请相信团体的传播力量!由于直播间企业和商户共同转发从腊月22转发到正月18!寒假期间观看直播人数大增,我们直播公司有1200多大群使你的产品和公司企业形象更高端大气上档次!


    直播热线电话:

    13271308755   

    13323692299   

    13267342554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